眼下,知識產權“貫標”,在煙臺企業中掀起一股熱潮。
來自市知識產權局的一組數據顯示:煙臺培育3批67家企業,前兩批36家企業全部通過貫標外審認證,第三批31家企業目前有16家通過認證,目前共計52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通過認證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值得關注的是,在前兩批培育企業中,36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9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9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企業入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知識產權“貫標”為啥這么熱?隨著煙企境外投資日趨頻繁,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往往成為競爭中的“軟肋”。盡管企業通過專利申請等方式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但對于那些知識產權數量較多的大型企業,卻未能通過有效的管理將知識產權物盡其用。而目前最有效的整合知識產權的方式就是“貫標”。“我們將知識產權貫標納入優勢企業培育標準,引導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涌現出一大批像綠葉制藥、中集來福士、泰和新材等典型企業。”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孟慶國說,“通過‘貫標’,企業實現知識產權的系統管理,可以讓無形資產數倍增值。”
52家煙企拿下“貫標”
位于牟平的煙臺海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環衛、市政和公路養護專用車及設備研發制造的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引進消化集成創新,海德的表現尤為出色。以創新之名,他們的目標是:用3年時間打造成世界最大的純電動商用車底盤生產基地,成為中國純電動商用車領域的“特斯拉”。
海德專汽是我市第三批知識產權貫標培育企業。在一次企業投標會上,招標方就詢問海德是否通過貫標認證。貫標認證成為投標的加分項,這讓企業觸動很大,回來后,海德加緊推進貫標工作,最終以較快的進度通過認證。
知識產權貫標就是企業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這個規范為企業提供一套知識產權管理模型,幫助和指導企業建立科學化、標準化的知識產權管理和績效評估體系,對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市知識產權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王玉平說。
企業知識產權“貫標”,綠葉比較典型。2014年,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接受《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標準認證現場審核。審核期間,審核組對綠葉制藥管理層、研發中心等十幾個相關部門一一進行審核,經現場詢問、資料核對,審核組認為,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符合標準要求,運行有效,給出了“推薦認證”的審核結論。“盡管企業制度比較健全,但是通過貫標,將零散的制度進行了梳理,好比將零散珠子串成一條項鏈,讓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更加系統。”綠葉制藥知識產權部總監孫麗芳說,“知識產權不是面子工程,只有建立并充分運用合理的知識產權體系,激發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持續開發先進技術和創新產品,才能真正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
自2013年起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以來,市知識產權局共培育3批67家企業,前兩批36家企業全部通過貫標外審認證,第三批31家企業目前有16家通過認證,共計52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通過認證數量位居全省首位。在前兩批培育企業中,被認定為市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6家,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9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9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很多貫標企業反饋說,以前對知識產權的理解就是申請專利,是一個‘點’的概念,通過貫標認識到知識產權實際上是個三維立體的概念,特別是以前在人事、采購、生產和銷售合同里都沒有意識到要有知識產權條款,開展貫標后,彌補了以前的風險漏洞,企業非常受益。”王玉平說。
貫標不僅僅是個“頭銜”
“如果把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工作形象地看作蓋房子,那‘貫標’工作就是這座房子的地基。”王玉平說,企業“貫標”工作的開展,不僅為企業在短期內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更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怎么認識貫標?對于知識產權“貫標”,一些企業負責人認為,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管理較為理想,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頭銜去申請“貫標”。
實則不然,魯東大學教授劉良忠認為,通過貫標,企業實現知識產權的系統管理,“不僅僅是個頭銜,在貫標的過程中,一些無形效應會出現。”
劉良忠說,“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作為我國首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實施貫標將作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基礎條件,是企業申報科技項目的前提。貫標可以提升企業無形資產價值,在企業融資上市、投資并購及企業出售等資產運作上獲取更大的收益。
知識產權貫標就相當于企業知識產權涂上了“潤滑劑”、穿上了“防彈衣”,但也有企業對此“不感冒”?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達到貫標標準,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并非“立竿見影”,“流程相對比較復雜,很多企業不愿意花費這個精力。”哪些企業更應該積極貫標?“專利、商標頻頻被侵權,主要是由于企業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也沒有建立相應的市場監測預警系統。”王玉平說,大部分企業不了解貫標的流程、好處,所以指導企業如何貫標至關重要。企業會成長,在產品初期保護知識產權成本較低,一旦產品競爭進入一定階段,面對大的競爭企業時,花費代價會大得多。尤其中小科技企業、出口型企業更應盡早申請貫標,為企業后期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打下基礎。
優勢企業可獲10萬資助
在煙臺,伴隨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進程不斷加快,我市將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工作納入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來抓,調動全市企業參與貫標的積極性,著力打造和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推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煙臺走的每一步都很扎實。
2014年,我市出臺了《煙臺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暫行辦法》,將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分為“煙臺市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和“煙臺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兩個階段,每年遴選不超過20家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作。對于納入“煙臺市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的單位,市知識產權局將擇優給予5萬元資金獎勵;同時對認定為“煙臺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且在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方面成績突出的單位,擇優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2016年,市知識產權局新修訂了優勢企業培育辦法,規定每年在通過貫標認證企業,且《煙臺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評價指標體系》 評分90分以上的培育企業中,擇優認定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并給予10萬元資助,以前獲得資助不重復資助。“按照新修訂《辦法》,優勢企業的要求條件高于貫標,企業除通過認證、知識產權管理方面合格后,還要在知識產權產出數量,經濟效益,保護水平和運用能力等方面居于全市前列才符合認定條件。”王玉平說,現在貫標作為優勢企業認定的必要條件之一。
為加強咨詢服務機構和企業之間對接,市知識產權發展中心設立煙臺市貫標咨詢服務辦公室,承擔監管督導、培訓工作。貫標推廣前期,我市組織進行企業和服務機構內審員考試,定期對服務咨詢機構進行了督導考核答辯,牽頭建成“山東·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培訓工作站”,該工作站面向全省開展了4次培訓,累計培訓內審員600余人。YMG記者 李仁通訊員 譙愚 浩宇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